Tuesday, December 30, 2008

使用T60p两年有感

发信人: ChenMH (yinzhu), 信区: Notebook
标  题: 使用T60p两年有感
发信站: 水木社区 (Mon Dec 29 08:15:14 2008), 站内

    最近版上讨论thinkpad的帖子很多,也来凑个热闹。
    06年一位朋友帮忙从美国买了个台T60P(那个时候已经是lenovo的,虽然在右手掌托有"IBM thinkpad"的logo),使用已有两年的时间了,作为一名thinkpad的普通用户,也想
在这里谈下感受。
    之所以选择thinkpad,完全是因为它在水木上面以及在校园里的人气,版上讨论得热火朝天,在图书馆、六教也是随处可见小黑身影。。。在美国买比这边代理的价低、在感恩节促销的时候订的,又便宜了不少。因为要绘图同时也会玩下游戏,就选了15.1'屏T60P(主要是冲着它的IPS屏和ATI V5250显卡去的),总计大概14K RMB。
    言归正传,使用两年,总的感觉还不错,优点比较突出:显示视角大、键盘舒服,速度和可靠性好(开始买的时候是1G内存,用了一段时间后另加了一条2G的),还有就是好维护。
   显示视角这是得益于IPS屏,那好像是最后一批了。
   键盘的舒适性这个是大家有目共睹的,不在此多说了。
   因为工作需要,装的东西很多,除了防病毒软件是正版,其余均为盗版或免费软件。购机的系统是English home Edition的XP,拿到手后就格盘、删隐藏分区装了上海政府大客户版(从校内ftp下载的,如今已更新到SP3了)。装的软件很多很杂:Visual Studio,3D绘图软件,力学分析软件、CFD软件,office,photoshop,日常用的工具,游戏(cs,warcraft,NFS)以及thinkpad自带的软件(Configuration utility, Hotkey, powermanager, Hotkey, power manager,APS, EasyEject, Keyboard Customizer,systemupdate, Access Connections, Productivity, Help Center,Message Center,ClientSecurity Solution, Rescue and Recovery)。有于装的东西多,启动后啥都不干,任务管理器里面的进程就有九十多个。虽然如此,启动也不是太慢(包括输入指纹,按开机键到进入系统打开IE大概80s),运行一直稳定,印象里没有在运行时突然蓝屏,出现的死机也是屈指可数的。日常使用(浏览网页+听歌+迅雷下载+文本编辑)的温度在63℃左右(显卡GPU的温度,CPU、HD、XC的温度在40℃左右);使用3D软件处理大型装配体,风扇转速会到4K,GPU温度会上75℃,在这种状况下运行一整天,没出现过任何问题。9cell的电池,一直装在机器上,但很少用,目前看2小时的电影(avi格式)绰绰有余。在可靠性上,thinkpad还是很赞的。
    软件方面,thinkpad自带的软件非常丰富,装上了system update后、下驱动、更新省事;用Rescue and Recovery做备份、恢复系统也很简便,两年来,恢复过几次C盘,都没出啥差错;硬件方面,根据Hardware Maintenance Manual这个文档拆机、升级很容易(虽然是英文的,看图也能明白是咋回事),我就是在它的指导下,加内存、卸硬盘、给风扇上油,做内部的卫生。。。以一个非IT、电子行业人的眼光来看,拆thinkpad是件非常简单的事,你所需要的只是一把好的改锥。
以上的优点,除了屏幕外,其它都在thinkpad后续机型中得到延续。
   使用过程中碰到的不足主要有俩:刚拿回来,右手掌托那里按下去吱吱响声,我把掌托拆下来,在指纹识别的旁边垫了块毛毡,这个问题解决了(应该是出模的间隙留得大同时又缺少支撑造成的),不知道有没有人碰到相同的问题;另一个就是让人头疼的风扇问题,用 了一年不到就有拖拉机的声音,为此我将风扇拆下拆开先滴润滑油进中心轴孔,然后涂了点润滑脂算是暂时解决问题了,以后再不行可能得继续加油或换风扇。。。
我不是个爱折腾的人,对我而言,笔记本电脑只是个工具,工具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是很重要的,它基本上符合这个要求了,下一个笔记本电脑应该还是它了(如果还有thinkpad的话)。
   今年年初托一同学带了个15.4'的T61p给我弟,屏幕的亮度大但视角明显小了,塑料感很强(虽然T60p也是塑料,但要细腻得多,14.1寸的T61p给人的感觉要好点,不知道现在的W系列做工如何),把掌托和键盘卸下过,里面的布局还可以。这台的配置比我的好,CPU、显卡、硬盘都升级了,价格只要9K多一点,一方面是科技的进步(和汇率变化),另一方面应该是源于Lenovo目前的策略了。
我周围有不少有笔记本电脑的,从这不多的样本来看,thinkpad还是对得起它的用户的。

字码得很多,呼唤大牛出个摘要呵。。。。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